当前位置:CGXi协作机器人 > 协作机械臂 >
复工后,中国最大的协作机器人生产车间悄然发生着变化
时间:2023-10-01 来源:未知 点击: 466次

  作者:刘坤

  复工后的第二周,自贸区临港新区博艺路199号的中科宋新工厂,依然显得有些冷清。但是在中国最大的协作机器人生产车间里,是一片抢着交订单、存库存的繁忙景象。

  紧急复工

  “禁止拍照”,刚进车间大门,四个大字就让记者默默收起了手机。你走错地方了吗?“这是我们生产的。机器人那个地方?为什么一个机器人也没看到?面对记者的疑惑,中科宋新总裁杨伟笑着说,这是宋新集团最核心、最机密的地方,怎么可能轻易见到这样的“宝贝”?他告诉记者,这块巨大的深绿色帆布围起来的地方,就是他们的“产房”。车间里还会有另一个“机关”,这是记者见过的最神秘的工厂。

  踏进一个小门,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,四五十套。协作机器人正热情地挥舞着双臂。车间里,工程师们正盯着电脑屏幕调整参数。“我们的产品线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标志,六轴为灰色,七轴为白色。机器人。杨伟说,去年从这里造了几百台六轴七轴机。机器人,是中国出货量最大的。协作机器人生产车间。这是中国仅有的七把斧子。机器人生产基地。

  面对疫情,春节刚过,中科宋新内部召开紧急会议,要求在严格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,能复工的尽快复工,不能复工的远程“云复工”。“去年年底接的一批订单,2月底必须交货,大多是客户急需的6根轴。协作机器人。“杨伟说,这两年协作机器人变得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,对行业的认知和需求都在不断提升。

在中科宋新的展厅里协作机器人也是中国最大的。协作机器人生产基地。

  协作机器人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研发路线,从核心部件的选择到软件操作系统的开发,无所不包。“考虑到传统。工业机器人同时要增加更多的智能安全。杨威表示,在柔性生产场景下,协作机器人更加易用实用,特别适合完成小批量、多批次的生产任务。在3C、半导体等产品变化频繁的行业,可以很好地适应生产线的变化,减少企业重新调配生产线的成本和时间。

  “更重要的是,人和机器可以共舞,类似‘机器伤人’的事故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。”杨威一边说着,一边随手拿起一台六轴机。机器人他的手臂,他试图,机器人“二次协调”。

  远程援助

  在这个“高智能”地区,平时有100名左右的工程师,目前到达率不到50%。不过杨威表示,基本不会影响订单进度。借助企业部署的“私有云”,工程师无论身在何处,只要有电脑、IPAD甚至手机,登录企业“云平台”,就可以对其进行控制公司在电脑里,查阅资料,设计图纸。记者在现场一台电脑上看到,一名工程师正在通过“云平台”远程访问设计图纸。电脑上的每一步操作,现场工程师都看得清清楚楚,就像一个“隐形人”在现场工作。

  “当时部署这个系统的时候,也是‘赶时髦’。没想到这次派上了大用场。”杨伟说,在信息化的催化下,企业面对疫情也有了更强的“免疫力”。这种“免疫力”也让企业在看似紧张的人力下有了新的思路——不仅要完成原来的订单,公司我们打算马上预订一批。机器人。

  疫情让很多实体企业重新认识到自动化的重要性,一些重要的生产环节会被更多的企业接受。杨伟说,现在很多制造企业都回不了岗位,生产线都搬不动了。当然,完全可以。机器人不太现实,但是可以弥补一部分就业不足的问题,甚至在医疗、教育所有领域都可以实现应用突破。

  存在协作机器人紧邻该区域的是中科宋新的另一个“杀手锏”。相对于包装紧密机器人“产房”,似乎这里的安保级别略低。在两条智能装备生产线旁,几名现场工程师正在与“云平台”上的工程师实时互动,有条不紊地测试着每台单机的性能。

车间的智能设备生产线正在由工程师调试,将于3月底交付客户。

  其中一个将被送往意大利,包括20多个订单机构一条“涡轮增压发动机零件”生产线。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国际市场供应如此高端的设备,世界上只有三家公司有这个能力。“第一批已经在春节前发货,这一批会在3月底准时发货。这条生产线生产的涡轮增压零部件的需求方是大众。”

  另一条生产线是将运往奥地利的自动化“汽车喷油器”。装配线。杨伟说,这两年,国外企业对“中国制造”的认识逐渐改变,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高端装备扬帆出海。

  支持“铠甲”

  疫情之前,没有外人。目前,如何提高口罩产能,摆脱“一口罩难求”是各界关注的焦点。修复老旧的口罩生产线,重新投入使用,是快速缓解这种情况的方法之一。

  前几天,这里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。当时企业正准备复工,突然接到上海相关部门通知,希望维修一批现有的口罩机。虽然口罩机不是宋新的经营范围,但制造设备都是一样的。中科宋新二话没说就同意了,并紧急组织了由10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口罩设备抢修队。

中科宋新的工程师团队紧急提供了帮助。上海企业维修口罩机。

  2月10日一复工,宋新就联系相关口罩设备企业,到现场从报废设备中清点出6件急需维修的设备和零部件。搬运去临港基地开始维修。为了防止交叉感染,车间里不能开空调。为了赶时间,工程师们要24小时昼夜不停地跑,大家毫无怨言。2月16日晚,中科宋新的项目“医生”将6个口罩全部“治愈”并送达,其中包括3个贴膜师和3个耳挂。焊接机器。修好后,拍片机的拍子是每部100片/分钟,耳带焊接机器以50片/分钟的速度运转,这有效地缓解了电流上海口掩盖机器短缺的情况。

  在修口罩机的同时,中科宋新也在悄悄做着一件“无所事事”的事情——研发口罩机。杨威说,虽然宋新不能上前线,和医护人员并肩抗击疫情,但他希望依靠公司导演尽其所能,全力以赴,为这场全民运动补充“铠甲”。

复工后,中国最大的协作机器人生产车间悄然发生着变化

  按照正常流程,一台标准化设备从无到有,需要三个月的时间。面对疫情,三个月等不起。中科宋新将时间缩短至三周。“我们在工厂专门为设计团队安排区域,吃住不离厂,4天完成图纸设计和各种细节的校对。”杨威说。然而,这还不是最难的部分。“零件太短,我们报告。沈阳总部,协调东北企业紧急复工。“怕路上耽搁,很多零件都是由总部人员直接用飞机带来的‘人肉’上海。杨威说,“目前,机器人工厂大楼里开辟了一个特殊区域。这两天配件到货,马上开始组装,前两条生产线全部用上。上海企业可以增加产能,扩大生产, 每条生产线的理论生产能力高达每天14万件。"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苏州昊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鄂ICP备2023010222号-2 苏州昊瓦智能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